彎道超車 “互聯網+”帶動礦企走出寒冬
發布時間:
2022-01-07 16:10
在全球礦業持續低迷的情況下,“互聯網+ ”受到眾多礦業企業關注,目前多家礦企實行“互聯網+”計劃。在10月20日的2015中國國際礦業大會“互聯網+”戰略分論壇上,與會專家分析了資源行業面臨的困境,從產業、金融、服務等層面分析了“互聯網+”即將給礦業行業帶來的深刻變革,圍繞“互聯網+” 平臺模式,集中幾大焦點展開了討論。
焦點一:互聯網+礦業+產業
互聯網和產業的結合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,如何開展“互聯網+行動實踐”?政府如何利用互聯網管理和服務?協會如何開展會員服務?公司如何開展海內外的業務?企業如何通過互聯網+管理降本增效?這些都是中國礦業面臨的重要課題。也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實現彎道超車,實現從礦業大國到礦業強國的轉型。
有感于“互聯網+”在內部管理上帶來的便利,希爾威金屬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銳闡述了他的獨到見解。他說,現在公司開發了基于互聯網的軟件,工程師下井后,可以詳細記錄地下的各種情況,并附上照片,將數據上傳到平臺。各級管理人員就能時時查看井下施工情況和安全檢查情況。這一方面解決了績效考核的問題,另一方面形成了問題管理平臺,提高了效率、節省了成本。
加達國際集團董事長閆長明指出,現在要到加拿大、澳大利亞看礦,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近距離地勘查該礦的技術條件、基礎設施等。在這樣情況下全世界的礦業市場需求會發生新的變化,但是反過來看,在研討海外投資的時候,就得更加慎重地從這個角度看問題,而不是說去便宜收購。
焦點二:互聯網+礦業+金融
金融是發展的血液,良好的金融形態是健康產業的基礎。對比全球金融市場,中國的礦業發展空間巨大。如何發揮互聯網技術創新協同作用,如何發揮交易平臺作用,在資源要素配置的作用下,如何打通國內與礦業行業外執行的壁壘,解決了這些問題,才能解決目前礦產資源行業的融資困境。
有多年礦業權評估經驗的北京海地人機構總裁易廷斌,對“互聯網+礦業+金融”很感興趣。他說,礦產資源在地下,情況千變萬化,金融機構對礦權尤其是探礦權的貸款較謹慎。但是“互聯網+礦業+金融”的模式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方面的問題。
據清藍礦業圈創始人張焱介紹,礦業圈通過“互聯網+礦業+金融”的模式,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礦業貸(P2P)、礦業易(眾籌)、礦業鏈(供應鏈金融),創新提供礦業互聯網金融服務。
清藍金融集團旗下礦業圈現已成礦業面向全球的“互聯網+”平臺,清藍董事長張焱向記者介紹,礦業圈包括礦業貸、礦業易、礦業鏈三部分,礦業貸開展P2P貸款和理財服務,礦業易開展股權投融資服務,礦業鏈通過信息流、物流、資金流三層次的整合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。
“礦業圈從資源行業的痛點入手,通過‘互聯網+’解決債權融資、股權融資、物流貿易對接融資等問題,幫助寒冬中的礦業解決資金對接商品構建產業鏈等功能,目前已成功交易10億元以上。”張焱說。
焦點三:互聯網+礦業+服務
礦業既是一個高科技、高知識、多專業的復雜行業。雖然現在有了較為完整的設計、總包、建設設備咨詢財務等方面的服務體系,但是各專業的服務程度還不完善,協調不強、合作不力,不能為礦業企業合作過程起到統籌協調的作用。因此如何通過“互聯網+”服務平臺為礦業企業助力需要積極探索。通過“互聯網+礦業+服務”推進勘查開發的成本降低,推進礦企資源開采的效率,推進礦業規范公司化治理管理和運營。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中國礦業的核心競爭能力。
陜西匯金礦業公司總經理程海發言中表示,該公司搭建了3個平臺,第一個平臺是在全國重點的成礦區建立基礎的地質數據庫的平臺,因為通過大數據的礦業技術數據,這樣能迅速切入一個地方,根據找礦模型找到礦。第二個是人才的平臺,利用互聯網結合國內在勘探方面有影響的專家,建立專家平臺,提供礦業企業專家會診服務。第三個是建立內部員工知識分享平臺,有助于提高員工素質。
在法律方面,互聯網對法律服務板塊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?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吳族春博士指出,中國律師有27萬名,礦業企業該如何找到專業的礦業律師,那么互聯網就能給出答案。
在論壇現場,清藍金融集團旗下礦業圈組建的中國礦業“互聯網+”戰略聯盟舉行了簽約儀式,該聯盟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捷、平等、協同的優勢,借助聯盟企事業單位的技術、資金、服務優勢,打破傳統行業結構的壁壘和合作的界面,提供互聯網時代高效的產品與服務,建立各產業之間的有機聯系,構建良好的中國資源生態體系。這些將對礦業企業走出寒冬帶來一定影響。
2021-09-15
2021-09-15
2021-09-15
2021-09-15
2021-09-15
2021-09-15